close
和從小講 ABC 的安東尼交往,奧莉薇覺得在溝通上的最大遺憾,不是吵架很難吵得起來,而是互相沒辦法體會對方母語中那種音韻的美或文字的機鋒。

有一天奧莉薇抱怨英文詩不比中文詩簡潔、工整、好聽,並唸了幾首絕句、律詩強迫安東尼收聽。安東尼有點鴨子聽雷… 一來可能根本聽不懂其中的很多字,再者也對平仄押韻等沒什麼感覺~ 只好小心翼翼地回答說,嗯,奧莉薇可能沒唸過充滿抑揚頓挫及意義耐人尋味的英文詩啊!

奧莉薇:「那要不然你唸一首好聽的詩來聽聽!」
電話另一端的安東尼拿起書翻了翻,結果選的是 Robert Frost 的 <The Road Not Taken>!
奧莉薇: 「~__~ 呃…你知道這首詩我們高中唸英文時要背嗎? 」
(沒說出口的是,因為某篇叫女人若想抓住男人的心就得先抓住他們的胃的沙文文章,奧莉薇當時就對所有英文課本裡想傳達的東西沒、好、感!)
奧莉薇的不以為然,讓安東尼識相地朗誦出莎翁的十四行詩,改走溫情浪漫攻勢~
奧莉薇: 「嗯,這詩算是還不錯的啦~ 但是你知道嗎? 如果是用中文寫的話,可能 20 個字、40 個字就可以把意境表達地更完整哪!」

這個小插曲的結尾是,安東尼得配合奧莉薇的興頭,各自扮演角色來朗讀莎翁的劇本段落,因為奧莉薇覺得英文劇本唸起來常常比詩更有張力,更接近我對表演語言的期待囉! 這點好像和中文相反? 中文詩可以雷霆萬鈞,但散文體比較少像英文散文那樣句句催人跟著點頭的感覺?

也許中文是種詩意的語言 (language of poetry),英文是個適合散文的語言 (language of prose)?
無論如何,如果每天能為一個人讀一首詩 (或一段劇本),或者有人每天為我讀一首詩 (或一段劇本),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期待有一天,奧莉薇聽到 <The Road Not Taken> 可以像聽到 「春曉」一樣悅耳,安東尼可以讀得懂「水調歌頭」字面上的意思,字裡行間的意思,還有聲韻上的美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livia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