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也許是因為日劇的白色巨塔太紅,以致於改編自候文詠原著的白色巨塔一上演,就不斷有「抄襲、走別人舊路」的說法。奧莉薇還蠻想問問看有這樣評論的人,真的認真看過日劇的原著、日劇白色巨塔、候文詠的原著、及蔡岳勳導演的白色巨塔嗎? 如果沒有,憑什麼這樣一句話就抹殺候文詠及蔡岳勳兩位的創作,就只是因為外國的月亮一定比較圓…

奧莉薇沒唸過日本白色巨塔的原著小說,但是比較過日劇及候文詠的原著,就知道兩者間除了書/劇名相同,講的都是醫界善惡並存、現實與理想交戰掙扎的故事外,在主要角色的設定上,故事情節取材和切入點上,都是截然不同的!

寓言式的角色 與 寫實主義式的角色
奧莉薇覺得,日劇裡財前和里見兩位醫師是「寓言」式的角色,寓言式的角色性格特質要極端地鮮明,紅色就要是全然的紅,染不得一點點的黃啊藍的,同樣白色也一定得是純白,絕不與灰色妥協,因此會有里見這樣自始至終為真理奮戰的純粹的理想主義者,也會有財前(生病前)這樣完全融入權力遊戲、不懼怕表現出自私貪婪面目的現實主義者。這樣的角色塑造,很強而有力,觀眾不必太多領悟力,也能在看了前幾集就完全能了解他們的個性,能預測他們在同一情境下會有的不同反應。但是,寓言式的角色,在現實中畢竟少見。

而候文詠原著裡的主要角色,則較接近寫實主義小說的角色,從蘇怡華、邱慶成、關欣,到徐大明、唐國泰、馬懿芬… 每一個角色都涵蓋了善與惡、公益與自私,善惡的界限是模糊的,一個角色可以在面對病人時時而和善時而自私,可以在面對家人和面對下屬時是完全不同的臉孔… 妳在讀這樣的故事時,沒辦法一廂情願地投射所有情感在單一角色上,因為他們的行為不具有可預測性,很可能這一刻妳還為他某一個正義的舉動喝采,下一刻他就背叛妳的支持,作了一件自私的事~ 但妳卻也沒辦法理直氣壯地指責任何一個角色,因為候文詠描述的世界是如此真實,妳會覺得,如果是妳,不論是主動或被動地進入類似的爭戰,很可能妳的反應妳的作為,也是和書中的角色一樣有道德瑕疵啊!

女性角色
日劇裡的女性角色,比起財前/里見,算是非常平板化,她們存在的目的及作為,無非是要烘托兩位男主角的「內心戲」,這是一個男人的故事~
候文詠原著裡,女醫師關欣和男醫師蘇怡華,在一開頭同樣代表「比較」理想的醫師,而隨著局勢轉移,關和蘇各自作出不同抉擇,這個醫師的故事、人性的故事,是不分性別的故事。

到了蔡岳勳導的劇裡,女性角色更加立體化。奧莉薇覺得蔡劇的精采之處在於,挑出了候書中幾個角色,特別加以立體化,使得戲劇得以脫離原著產生獨立的生命。我覺得最明顯的就是邱慶成、關欣、馬懿芬三個角色,邱慶成是奠定劇裡善惡界線模糊的關鍵人物,關於他的劇情再加上戴立忍的演技,讓這個角色比原著還要出色許多~ 而關欣、馬懿芬是另兩個特別立體的女性角色,在蔡劇裡她們行為的前因後果,有更明確的邏輯,而她們的行為 (再加上美茜 / 翠鳳 / 心萍三位),實際上也型塑了兩個男主角 (以及唐國泰、黃凱元等另一票男人) 的命運。

相較之下,無論是在候著或蔡劇裡,蘇怡華都是比較扁平的人物,在候著裡,他是個無意間捲入權力爭奪而意外受到青睞的「幸運兒」,一向「不忮不求」,卻也沒有抗拒世俗名利的膽量,到了蔡劇裡,雖然刻意加重他性格裡理想浪漫的一面 (在面對心萍及關欣兩個角色最為明顯),但他仍然因為不主動作為,以致於終究走上前輩都走過的老路。

主角的下場
以下場論的話,得癌症英年早逝的財前是最「幸福」的主角,不論他先前的行徑多自私多瘋狂,都因為他很快就交出生命為代價而得到某種程度的救贖,到了片尾,他已是人人鞠躬相送的大體老師。這樣的結局是最催淚的,但也同時輕易地避開了財前這樣的角色該有的更多、更漫長的內心衝突或覺醒之路。

候文詠可不讓蘇怡華這麼好過,小說的結尾處,他才剛剛攀上事業新高峰,卻已經明確可見他眼前是無止盡的深淵,他隨著時勢而起,眼看著也只能順勢而墮落下去了,這是奧莉薇唸過,最黑暗的小說結尾之一啊~

蔡劇的結局,還要幾天才能分明,聽說不會像原著那般黑暗,想必是為了安撫善良的台灣觀眾,但是究竟會給蘇怡華怎樣的結語呢? 相當期待!


總之,奧莉薇覺得日劇、候著、蔡劇三種白色巨塔各成一格,都很精采,欣賞過其中任何一種的朋友,不妨找機會看看另外兩種故事,不要只因為名字相同,就錯過了殊異的風景喲! 如果誰唸過日本白色巨塔的原著,或看過舊版的日劇白色巨塔,也歡迎和我分享它們和富士台新版的日劇有什麼結構或角色處理上的不同囉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livia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